晶体硅电池可工业化技术分析和前瞻(二)
作者:JACK NI 
        随着2008年中电光伏的SE电池的成功量产,打开了高效实验室产品工业化的闸门。SE工艺作为实现高效电池制作的必要工艺之一,越来越引起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作商和设备商的关注。不管是晶奥的高效率晶体硅电池还是比利时IMEC的i-PERC高效电池,都成功利用了SE技术。下面将详细讨论SE工艺可能实现工艺路径及相关设备(资料来源于网络及文献)。

 根据各大设备和电池制作公司网络、展会及专业杂志发布的消息,有如下几种SE工艺技术:
1、激光开槽技术(Laser grooved buried contacted solar cells, LGBC),该技术源于新南威尔士大学(UNSW)开发的技术,而BP公司是最早利用激光技术在晶体硅电池制作中实现SE技术工业化的公司,其产品命名为Saturn。该产品利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实现细而窄的金属栅线接触区,结合电镀工艺实现了高效电池的制作。图1显示该技术与普通晶体硅电池制作技术的异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图1:UNSW和BP公司普遍采用的LGBC工艺与普通晶硅电池制作工艺流程

21